引来甘泉过大年 ——湖北省谷城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驻村帮扶 “攻克水荒”纪实
中国农业网湖北讯:(通讯员:虞海东)1月13日,腊月二十二,湖北省谷城县紫金镇沈垭村的村民朋友这天都停下了打年货、迎新春的准备,早早都来到村里的公共蓄水池旁,只为见证全村的历史性时刻。早上9点,随着村党支部书记陈刚一声号令,“开闸放水!”村干部打开引水闸阀,随着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围观的村民群众、驻村干部一片欢呼。
图一、谷城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光荣同志(左二),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驻沈垭村第一书记吕经坤同志(左一),沈垭村党支部书记陈刚同志(右一),商讨“水荒”解决方案。
“再也不用去担水、挑水了,再也不用麻烦镇上给我们送水了,感谢县公检中心驻村工作队办的大实事、大好事!”曾因缺水一度停业的农家乐老板邓光富激动的表示。
图二-图五、谷城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光荣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村干部进山找水源
“这是我们职责所在,要感谢就要感谢党中央的乡村振兴好政策。”在她旁边,已年逾57岁,因组织施工不慎摔伤左臂,至今胳膊还捆着夹板、吊着绑带的驻村第一书记、谷城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吕经坤接茬道。
图六、图七、沈垭村新水源地筑坝施工现场。
据老吕介绍,沈垭村位于谷城县紫金镇北部十公里处,现有两个村民小组,148户408人,大部分村民居住在海拔480米以上的半山腰,山高坡徒,原有的引水设施蓄水、供水能力有限,如遇干旱少雨、来水减少,缺水、断水屡屡发生。特别是2022年夏秋两季,沈垭村遭遇五十年一遇的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原来的水源数月断流,导致全村人畜饮水困难,生活用水只能依靠村民到村里仅有的一口水井挑水、担水,或请求镇上每天用洒水车送水到村。远水解不了近渴,“水荒”问题成了困扰村干部、村民的忧心事、烦心事。
图八-图十一、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乾同志和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驻沈垭村第一书记吕经坤同志徒步翻山越岭,前往筑坝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
“水荒不除,何谈振兴?”这是谷城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光荣同志剪短而又寓意深沉的话语。办惠民实事,显部门担当。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党组高度重视沈垭村“水荒”问题,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光荣同志保持每月3次以上到村的频率,先后数次带领驻村工作队、沈垭村委会、村民代表翻山过坎,查找新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9月26日,在距离沈垭村12公里的湖北省房县交界处金家沟,寻得一处常年不断流的沟谷瀑布型水源地。经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技术人员多次实地取水取样、检验分析,水质符合国家饮水安全标准。
图十二、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驻沈垭村第一书记吕经坤同志指挥布管施工。
“群众的用水困难就是命令,我们不能等、也不能停。”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党组班子把解决沈垭村“水荒”问题,作为中心重点工作项目之一,群策群力齐上阵。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光荣同志积极联系、协调水利部门、民政部门,汇报实际情况,争取部门支持。中心分管机关的领导,在中心办公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组织财务人员先后筹集6万元资金,以帮扶转款形式汇入沈垭村账户。另一边,老吕和驻村工作队带领县规划设计院及县水利局专家到水源地实地勘验,确定筑坝蓄水建设方案,确保设计施工安全科学。经过积极筹备,2022年10月下旬,新水源蓄水筑坝工程正式开建。
图十三、沈垭村党支部书记陈刚同志和驻村干部一行,查看蓄水高度和坝体安全情况。
“金家沟到村有10公里不通路,工程建设用的砂石料、钢筋、水泥、模板、管材,稍轻一点的我们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热心村民都是肩挑背扛着上山,重的组织骡马队一点点转运,还好没有影响施工进度。”据曾在现场施工组织的沈垭村党支部副书记胡承元介绍道。
历经2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日常蓄水150立方米的蓄水坝体及配套设施正式建成,县公检中心争取的6000米引水管线、村筹资购置的4000米管线全部埋管铺设到位,阀门安装、管道冲洗等通水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而后,出现的就是本文开头的一幕。
“下一步,我们将在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基础上,紧紧围绕沈垭村生态特色、旅游特色、种养殖特色,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用好用活乡村振兴政策措施,全力打造党建强村、产业兴村、旅游富村的乡村振兴工作示范村、标杆村!”谈起今后的发展,驻村第一书记的老吕信心满满。
编辑:刘雪
审核:王永笑


